304 不銹鋼鋼帶的硬度并非固定值,其硬度會因加工狀態(tài)(退火、冷硬程度)?和厚度、表面處理工藝的不同而存在明顯差異。以下是不同狀態(tài)下的典型硬度范圍及對應的應用場景:
狀態(tài)
|
代號
|
硬度(HV 維氏硬度)
|
延伸率(%)
|
典型應用
|
軟態(tài)(退火)
|
O
|
≤180
|
≥40
|
深沖壓成型(如不銹鋼鍋、拉伸件)
|
1/4 硬
|
1/4H
|
180-210
|
≥35
|
輕度成型件(波紋管、彈片)
|
1/2 硬
|
1/2H
|
210-250
|
≥30
|
餐具手柄、中等強度彈簧
|
3/4 硬
|
3/4H
|
250-300
|
≥25
|
高強度彈簧、電子元件卡扣
|
全硬
|
H
|
≥300(可達 350)
|
≥20
|
刀片、耐磨襯墊、精密彈簧
|
-
薄鋼帶(≤1.0mm):
冷硬態(tài)(如 1/2H)硬度通常在 210-250HV,因薄規(guī)格更容易通過冷軋?zhí)岣哂捕?,適合需要彈性的部件(如夾子、彈簧片)。
-
中厚鋼帶(1.0-3.0mm):
軟態(tài)(O)硬度約 160-180HV,冷硬態(tài)(H)可達 300-320HV,常用于結(jié)構(gòu)件或需要兼顧強度與成型性的場景(如機械外殼)。
-
維氏硬度(HV):最常用,適用于不同厚度的鋼帶,測試載荷通常為 5-30kgf(如 ISO 6507 標準)。
-
洛氏硬度(HRB/HRC):
-
軟態(tài) 304 鋼帶:HRB≈85-90(對應 HV≈170-190)。
-
全硬態(tài):HRC≈30-35(對應 HV≈300-350)。
-
冷軋加工率:
-
冷軋變形量越大,加工硬化越明顯,硬度提升越高。例如,軟態(tài)鋼帶經(jīng) 70% 冷軋變形后,硬度可從 HV180 升至 HV320。
-
退火工藝:
-
固溶退火(1010-1120℃淬火)可消除加工硬化,使硬度降至最低(軟態(tài) O);光亮退火(480-760℃)則用于保持表面光潔度的同時適當軟化。
-
化學成分:
-
304 標準成分(C≤0.08%,Cr18-20%,Ni8-10.5%)對硬度影響較小,但若含氮(N)或錳(Mn)元素(如 304N 變種),可略微提高硬度(HV+10-20)。
-
廚房水槽:需深沖壓成型,選軟態(tài)(O,HV≤180),確保延展性。
-
不銹鋼刀具:需耐磨,選全硬態(tài)(H,HV≥300),搭配淬火處理提高硬度。
-
電子元件彈簧:選 3/4 硬態(tài)(HV250-300),兼顧彈性與抗疲勞性。
-
304 不銹鋼的耐腐蝕性主要由 Cr、Ni 元素決定,與硬度無直接關(guān)聯(lián)。
-
冷加工硬化可能略微降低晶間腐蝕抗性(因晶格畸變增加應力),但通常通過退火處理可消除該影響。
如需精確硬度值,需結(jié)合具體鋼帶的狀態(tài)代號、厚度及生產(chǎn)工藝,并參考供應商提供的材質(zhì)證明(如 EN 10088-2 或 ASTM A240 標準)。實際使用中,可通過硬度計(如維氏硬度計)現(xiàn)場測試確認。